
“醫(yī)生,我已經(jīng)好久沒有吃過甜食了,但體重為啥還是降不下來呢?”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增強,一提到糖,很多人如臨大敵,糖似乎成了頭號公敵??墒?,你真的了解糖嗎?
糖≠甜
許多人對食用甜味食物總是抱有十足的戒心,認為甜食必定包含了許多糖分,這其實并不準確,糖類主要分成三大類:單糖、雙糖和多糖。在一般情況下,單糖和雙糖是較小的(低分子量)的碳水化合物,這類物質(zhì)通常帶有甜味,如葡萄糖、蔗糖和乳糖;而多糖可作為儲存養(yǎng)分的物質(zhì),大多數(shù)并不具有甜味,如淀粉。
那么,存在有甜味但不是糖類的物質(zhì)嗎?有的,那就是糖替代品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代糖、甘味劑,例如木糖醇、赤蘚糖醇,它們不但可以賦予食品以甜味,而且相對于糖類,熱量極低或不被人體代謝,從而既提高了食品品質(zhì),又滿足人們對食品的需求。

真的有好糖與壞糖嗎?
部分營養(yǎng)學家認為,復雜的糖(多糖,如淀粉)比單糖消化得更慢,因此更健康。但試驗顯示這種觀點并不完全正確,某些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消化非常慢,而一些復雜的糖,尤其是深加工過的糖會迅速消化并升高血糖水平。同時,消化率還取決于多種因素,比如一起食用的其他食物、食物制備方法、個體代謝率差異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化學結(jié)構(gòu)等,所以簡單區(qū)分“好”與“壞”是沒有科學依據(jù)的。
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區(qū)分呢?這就要介紹兩個營養(yǎng)學的指標:升糖指數(shù) (GI)、血糖負荷(GL)。升糖指數(shù)用來衡量人體吸收該食物中葡萄糖的速度,數(shù)字越大速度越快,而血糖負荷則衡量食物中可吸收葡萄糖的總量,數(shù)字越大則總量越高,結(jié)合這兩個指數(shù)就能來反映食物消化后對人體的影響。

讀懂食物,挑選適合你的糖
1.在選擇帶有標簽的食品時,糖往往在食品成分標簽中有多種不同的名字:比如,右旋糖、蔗糖、麥芽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、轉(zhuǎn)化糖,糖漿、麥芽精、花蜜和濃縮水果等。根據(jù)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建議,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,每天不超過50克。將食物中的糖疊加起來不宜超量。
2.多選擇一些天然的食物,如含糖少、升血糖慢的水果,其中含有豐富微量營養(yǎng)素和膳食纖維,飽腹感更足,減少對糖的渴望。
3.如果辨認比較困難,應該盡量選擇低糖、小包裝食品,減少吃進去的糖。

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的選擇
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并不是一點甜食都不可以吃,主要根據(jù)食品的熱量來決定,而且必須要限制總熱量。糖尿病患者要嚴格限制蜂蜜、白糖、紅糖、面粉、甘蔗、地瓜、大棗及部分含糖量高的水果的攝入,這些食物熱量更高,吸收后會明顯升高血糖。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含有代糖,如木糖醇、山梨糖、麥芽糖醇、甘草甜素和甜菊糖苷的食物作為替代品。

推薦每日食物比例為1/4主食、1/4蛋白質(zhì)食物和1/2蔬果食物。
?主食推薦選擇全谷物,例如玉米、燕麥、蕎麥等,全谷物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,可以減緩血糖的上升,建議全谷物占日常主食中的三成。薯類如紅薯、土豆,富含膳食纖維和礦物質(zhì),也有助于維持血糖穩(wěn)定。
?確保每天一個雞蛋,可以食用適量的瘦肉,最好是魚和家禽,盡量不吃高脂肪的肉、動物內(nèi)臟和加工肉制品;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,植物蛋白如大豆及其制品,也可以替代一些肉類的攝入。
?每天吃多種蔬菜,相互搭配,做到科學合理。低糖蔬菜(如冬瓜、茄子等)應在500克以上,若食用高糖蔬菜如南瓜、甜椒、胡蘿卜,就要減少部分主食的攝入。在血糖控制穩(wěn)定的情況下,可以適量食用水果,但高糖水果如香蕉、葡萄、荔枝等,要慎重選擇,建議在兩餐之間吃水果,并減少部分主食。

同時,患者應建立與營養(yǎng)指導人員、醫(yī)師團隊的咨詢/隨訪服務關(guān)系,主動、定期咨詢,接受個性化營養(yǎng)教育、膳食指導,以增長營養(yǎng)學知識,得到合適的營養(yǎng)治療方案,從而改善健康狀況。
醫(yī)學指導:內(nèi)分泌科 楊啟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