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腦血管病通常指腦血管的各類疾病,常見腦動脈粥樣硬化、血栓形成、血管狹窄甚至閉塞、腦動脈炎、腦動脈瘤、腦血管畸形、腦動靜脈瘺等,它們可引起大腦的缺血或出血性改變,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各種臨床癥狀,嚴重可致殘廢甚至死亡。
一、腦血管病的
主要表現有哪些?
1.突發(fā)頭痛,可以很劇烈或伴噴射性嘔吐。2.突發(fā)眩暈,惡心嘔吐,走路不穩(wěn)。3.患者一側手腳突然出現乏力,麻木,口角歪斜等。4.突然出現語言障礙,可以聽懂但表達不出;或患者既聽不懂,也表達不出。5.出現飲水嗆咳,說話咬字不清,“大舌頭”。
二、秋季為何是腦血管病高發(fā)季節(jié)?
秋天氣溫由暖變冷,血管收縮,會使血管變得更細,引起腦供血不足,從而增加腦血管疾病發(fā)生率;同時,由于天氣干燥,導致呼吸會消耗更多的水分,如不及時補充,會使得血液粘度過高,血液流通不暢,引起堵塞。秋季氣溫逐漸寒冷,各種活動后的溫差變大,導致血壓波動較大,血管承受的壓力也較大,增加突發(fā)意外的風險。

三、如何降低腦血管疾病發(fā)生的風險?
卒中的危險因素較多,可分為不可干預和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兩大類。不可干預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年齡和遺傳因素,性別和種族因素目前尚有爭議。高血壓是最明確、最重要的可干預危險因素。其他可干預危險因素包括吸煙、糖尿病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慢性腎功能不全、 高脂血癥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。合理膳食,邁開腿,良好的生活習慣仍然是保持健康的秘籍。
四、中醫(yī)在秋季如何預防急性腦血管???
中醫(yī)認為,秋季陽氣由升浮逐漸趨于沉降,陽氣逐漸衰退,生理功能趨于平靜,天氣干燥,氣候漸涼且氣溫波動較大,故秋季是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“多事之秋”,一定要注意以下三點哦。
1.心態(tài)平衡、養(yǎng)精神
養(yǎng)精調神,保持良好心態(tài),心平氣和,避免精神緊張、情緒激動、過度勞累、熬夜等。做到每日預防“三個半”:早晨醒來半分鐘后再起床,起床后半分鐘再下床,下床時兩腿先下垂半分鐘再做其他活動,避免情緒激動。
2.合理膳食
中醫(yī)理論認為“春夏養(yǎng)陽,秋冬養(yǎng)陰”,秋季必須保養(yǎng)體內陰氣,當氣候變冷時,正是人體陽氣收斂、陰精潛藏于內之時,故應以保養(yǎng)陰精為主。秋季氣候干燥,汗液蒸發(fā)快,應多補充些水分,平時可多吃些性平的水果如蘋果,并且多吃綠葉蔬菜,以助生津防燥,滋陰潤肺。尤其是在清晨醒來,喝一杯水可彌補夜間體內流失的水分,稀釋血液,減少腦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。
3.保暖御寒
秋季天氣變涼,要注意保暖御寒,增強機體抵抗力。因為肺部疾病極易誘發(fā)腦血管意外。保證睡眠,睡覺時以平枕為宜,高枕可能因腦血流減少、循環(huán)減慢而促發(fā)中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