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太美 盡管再危險
總有人黑著眼眶熬著夜
......

在這互聯(lián)網發(fā)達的社會
人們的夜晚可謂豐富精彩
有人游戲到忘記休息
有人沉浸在短視頻的世界
有人為工作加班而熬夜
......
總之就是不睡
熬夜仿佛成一種“時尚”了
但是?。。?/p>
這樣的“時尚”要不得
在中醫(yī)理論中,各個時辰主管各個臟腑經絡的功能,從夜間到早晨的相互對應分別是:足少陽膽經對應子時(23點至1點)、足厥陰肝經對應丑時(1點到3點)、手太陰肺經對應寅時(3點到5點)、手陽明大腸經對應卯時(5點到7點)。
夜晚陽氣斂藏,陰氣在外,陰陽和順則人寐,陽氣當收不收,浮陽在外,直接耗損人體庫藏元氣,熬夜導致各個臟腑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,久而久之,則陽元虧虛,則陰亢,則會出現(xiàn)陰虛癥狀,表現(xiàn)腰膝酸疼,眩暈耳鳴,失眠多夢,男子陽強易舉,遺精,婦女經少經閉,或見崩漏,形體消瘦,潮熱盜汗,五心煩熱,咽干顴紅,溲黃便干。在面部表現(xiàn)為黑眼圈、面色晦暗、長斑、皺紋產生或增加等?!耙暺渫鈶?,已知其內?!贝藭r身體內部的各臟器會因為陰陽失調而致陰虛火旺、氣血不暢,心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幾率逐漸增加。
熬夜后該如何調理

熬夜前,要清潔好皮膚,不要帶妝熬夜,如果要長時間操作電腦記得中途為肌膚補水。
熬夜后,可用冷熱水交替洗臉,刺激臉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,有條件的話貼上一個補水醒膚的面膜以及眼膜。
熬夜的女性,可以按摩手臂內側的淋巴腺,從手腕到手臂根部輕輕按摩。同時,按摩耳垂后凹陷處,再以按摩的方法至下頜、肩胛骨凹陷的地方,通過按摩淋巴結促進淋巴循環(huán),加快肌膚的新陳代謝。

按摩足三里穴。按摩捶打足三里穴可以幫助熬夜者調節(jié)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,還能調理脾胃補中益氣,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工作能力。
熬夜后頭腦會覺得暈沉沉,此時手指微開,以手為梳從額頭發(fā)跡向后梳理到發(fā)尾處,有助于緩解頭皮及肌肉的緊張,有效緩解疲勞振作精神。



熬夜會對眼睛健康產生傷害,可按摩攢竹穴、睛明穴、太陽穴,可緩解眼睛疲勞和水腫,預防近視。按摩耳部,能起到清心提神的作用。
另外,相信有熬夜經歷的伙伴們都有過類似的體驗,熬夜當晚或后連續(xù)兩三天,心臟突然“咯噔”一下,心慌,胸悶,口渴等狀況,這就是——心臟早搏。
正常情況下心臟的跳動節(jié)律基本勻齊,正常的心跳節(jié)律從竇房結發(fā)出,叫竇性心律。在竇房結以外的心肌細胞也發(fā)出搏動信號,就會導致心臟提前搏動,這就是心臟早搏。
通俗來說,“心臟早搏”就是心臟跳得提前了、跳早了;“心臟早搏”可分為良性的“功能性早搏”,還有惡性的“病理性早搏”;大多數(shù)心臟早搏不會影響血液動力學的改變,只有極少數(shù)心臟早搏會誘發(fā)惡性心律失常,救治不及時就會演變成我們時常說的“猝死”。
中青年人群中,早搏類型大多屬于功能性早搏,沒有具體的病因,多與精神緊張、勞累、睡眠不佳、抽煙飲酒、喝濃茶、咖啡等有關,一般會在短暫休息時緩解或“不治自愈”。功能性早搏一般不會影響身體健康,更不會讓人“猝死”。
如何預防心臟早搏?
01規(guī)律作息
規(guī)律作息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,有效地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,使人的精力更加充沛。
02良好的飲食習慣
戒煙,限酒,少喝濃茶、咖啡等刺激性飲料,多吃新鮮蔬菜,水果,少吃辣椒。適量增加各種維生素的補充,有利于多種疾病的預防。
03科學規(guī)律鍛煉
每周適度地鍛煉身體,減少熬夜次數(shù)或者堅決不熬夜都會對心臟健康有幫助。
04保持樂觀心態(tài)
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(tài)對人體健康有著關鍵性作用,保持平衡心理、平靜心態(tài)、平穩(wěn)情緒。
推薦適宜熬夜的食療方
01天麻老雞湯

材料:
凈老雞600g、天麻適量、姜片25g、枸杞子少許、鹽1小匙、味精少許、雞湯適量
做法:
1、老雞洗凈切塊,沸水汆燙去血水后撈出備用,天麻洗凈溫水泡開;
2、雞湯倒入鍋中,大火燒開后放入雞塊、天麻、姜片、枸杞子,煮至雞塊熟后加鹽、味精調味即可。
常熬夜容易失眠、健忘、產生焦慮情緒,天麻能醒腦安神,緩解失眠,熬夜還會導致視力疲勞、視力下降,湯中的枸杞子能保護視力,常熬夜的人可煲此湯喝。
02黃豆鯽魚湯

材料:
黃豆100g,白果適量,銀耳1小朵,鯽魚1條,姜2片,鹽適量
做法:
1、黃豆洗凈,白果去殼、衣心,洗凈,銀耳水泡20分鐘,洗凈撕碎;
2、鯽魚處理干凈,用油略煎,盛起備用;
3、鍋內加適量水燒開,放黃豆、白果、銀耳、鯽魚和姜片,水燒開后改小火慢煲約90分鐘后加鹽調味即可。
長時間熬夜會使頭發(fā)干枯分叉,黃豆能改善發(fā)質,此湯適合常熬夜的女性服用。
最重要的一點
希望大家不熬夜 不掉發(fā)
珍惜生命 早點睡覺
醫(yī)學指導:楊東東,博士生導師,四川省中醫(yī)醫(yī)院神經內科主任
轉載:四川省中醫(yī)藥管理局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