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日子,暑熱之氣彌漫,很多人都會出現(xiàn)胃口下降,不思飲食,身體疲倦乏力,精神不振的“苦夏”癥狀,怎么緩解呢?今天藥師傅給大家推薦一款清熱解暑的夏日佳飲——烏梅湯。

喝烏梅湯前先和藥師傅一起了解一下烏梅這味中藥吧!

【來源】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實。夏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,低溫烘干后悶至色變黑。
【性味與歸經(jīng)】酸、澀,平。歸肝、脾、肺、大腸經(jīng)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斂肺,澀腸,生津,安蛔。用于肺虛久咳,久瀉久痢,虛熱消渴,蛔厥嘔吐腹痛。
烏梅酸澀收斂,能生津止渴,“望梅止渴”說的就是本尊了;同時烏梅可以收斂肺氣而止咳,用于肺虛久咳的少痰或干咳無痰之證;烏梅還能澀腸止瀉,為治療久瀉久痢的常用藥;除了以上功效,烏梅因其極酸,而“蛔得酸則靜”,烏梅有很好的安蛔作用,可用于蛔蟲所致腹痛、嘔吐、四肢厥冷的治療。現(xiàn)代藥理研究表明烏梅有抗過敏作用,故而烏梅還在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蕁麻疹、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哮喘也有廣泛的應(yīng)用。
了解了烏梅,
就可以跟著藥師傅自己動手做烏梅湯了~
做法:
1將除了冰糖和干桂花外的所有材料洗凈后,加入600ml左右的清水,浸泡15至20分鐘。
2第一遍熬制:將浸泡好的材料倒入鍋中,大火燒開,然后轉(zhuǎn)小火熬煮半小時,熬好后,將湯汁倒入干凈的容器中。所有原料保留鍋中。
3第二遍熬制:在鍋中重新加入600ml清水,重復(fù)第一遍熬制的方法,大火燒開后轉(zhuǎn)小火熬制半小時。
4起鍋前加入冰糖和干桂花,待冰糖溶化后,關(guān)火。
5將第二遍與第一遍熬出的湯汁混合,晾涼即可飲用。也可放入冰箱冷藏后飲用。

功效
烏梅湯有清熱解暑,生津止渴,開胃消食的作用。夏季暑濕之邪耗氣傷陰,烏梅味酸性平,能收斂生津,中醫(yī)講“酸甘化陰”,烏梅湯口感酸甜可以補充夏季人體汗出引起的津液虛損。陳皮行氣燥濕健脾,山楂開胃消食,有助于被濕邪所困的脾胃恢復(fù)運化功能,起到促進食欲、幫助消化的作用。烏梅湯中的有機酸還有助于消除人體疲勞。
【適宜人群】夏季暑熱傷津食欲不佳、疲勞倦怠者
【不宜人群】發(fā)燒感冒者
【禁忌人群】胃酸過多、經(jīng)期女性、嬰幼兒。胃酸過多者飲用烏梅湯,可能進一步損傷胃粘模,應(yīng)慎服。烏梅湯有抗凝血的作用,經(jīng)期女性不宜飲用,以免造成經(jīng)血過多。
【溫馨提示】烏梅湯不宜大量、長期飲用,否則不僅會引起上火,導(dǎo)致咳嗽痰多的癥狀,還有可能損害牙齒健康。
烏梅在加工時多采用煙熏,會有一股煙熏味,如果不喜歡這種口感可以選擇日曬烏梅。